全国首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出炉:揭晓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

近年,气象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中增?最快、最富活?的新?向之?。2024年12月14-16日,第三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西省新余市举办,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与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课题组发布《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“《报告》”),重磅推出“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”,并揭晓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,以评估气象景观、气候康养、避寒旅居、避暑旅居、观星旅游、冰雪旅游六大类气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。

随着大众旅游和气象科技的深度融合,气象旅游不仅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还在经济、文化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展现出多重价值。《报告》发布四大发现,综合全国31省40个定标城市评分,2024年气象旅游指数均值为66;六大气象旅游业态初具雏形,旅游产品供给和体验不断丰富;中国气象旅游八大消费趋势 激活千亿战略新兴市场;气象旅游市场广阔 但产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。

2024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为66.0 反映我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初具雏形

作为首次引入《报告》的定量指标,“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”是全国定标城市气象旅游指数的平均值,能够反映我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。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,利用量化指标综合评估地区的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适宜性,分析气象条件对旅游体验的影响,为区域旅游规划、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。《报告》指出,2024年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为66.0,气象旅游处于迅速发展的态势。

不同的气象旅游资源类型,其典型城市的综合资源禀赋也有所差异。

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支持政策的出台,让冰雪旅游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,成为冬季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冰雪旅游的消费需求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;气象旅游市场的发展也推动着气象景观、气候康养、避暑旅居、避寒旅居等逐渐成为旅行风尚。六大气象旅游类型中,观星旅游发展处于相对较初级的阶段,但其潜力巨大且正在快速发展。在中国,观星旅游起步较晚,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星空的向往,观星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。各地也在加强宣传推广、促进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,以推动观星旅游的发展。

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揭晓 引领地区气象旅游产业发展

《报告》综合考虑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多种气候类型,以气象旅游的特色及优势资源为主要依据,并结合当地全年气候舒适度及旅游特色,发布了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,这些城市将对各地区发展气象旅游产业做出重要的引领作用。

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中,安徽黄山市、贵州贵阳市、云南丽江市、海南三亚市等均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,在独特气象旅游资源的加持下,这些城市也是气象旅游发展中的代表性城市;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旅游综合发展程度都很高,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。

此外,受近年冰雪旅游热的影响,黑龙江哈尔滨市、辽宁省大连市、吉林省长春市、新疆阿勒泰地区、河北张家口市等成为游客冬日旅游的重要目的地,冰雪作为冬季最受关注的旅游资源,吸引大量南方游客前往滑雪、赏雪景,冰雪气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。此外,阿里地区、中卫市属于观星旅游城市,随州市、三门峡市、新余市属于气候康养城市,这两个类别在气象旅游类别中均处于新兴市场阶段,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
《报告》同时公布了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在游客与产业经济、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、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旅游网络平台热度等维度下的评价情况。其中,江苏扬州市、江西上饶市在游客及产业经济方面具有优势;在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上,四川攀枝花市和黑龙江伊春市表现突出;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、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突出,广西北海市则在城市旅游网络平台热度方面表现活跃。

从资源开发到终端服务 气象旅游产业链发展大有可为

作为新兴旅游市场,中国气象旅游凭借资源多样性、政策扶持、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科技化发展,具备成为全球气象旅游引领者的潜力。第二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,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发布的《气象旅游发展报告》指出,中国气象旅游的快速发展,首先得益于公众对独特气象体验的追求日益提升,其次是旅游业的不断创新升级,预计到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。

《报告》指出,目前中国气象旅游产业链覆盖广泛,从资源开发到终端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。未来,通过深化产业链协同、加速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以及推进绿色与智慧发展,中国气象旅游有望实现可持续、高质量增长,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作出积极贡献。

气象资源不仅是基础性旅游资源,也是战略性旅游资源,能够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《报告》指出,尽管前景广阔,当前国内气象旅游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旅游产品单一、创新不足、缺乏影响力等。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,《报告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,通过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政策引导,推动气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,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价值创造,促进气象旅游可从初级到深度开发的跨越,成为满足多样化需求、提升城市形象的战略性旅游产业。

报告出品: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

栏目统筹:任娇

文:方静怡

数据分析师:董怡楠

设计:任婉晴

编辑:陈莉

校对:柳宝庆

标题:全国首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出炉:揭晓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

地址:http://www.panasonlo.com/kongqinen/10825.html